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,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多屏时代。无论屋内还是户外,无论卧室还是办公室,无论拿在手里还是放在桌上,用户每天都要和屏幕另一面的信息打交道,也正因如此屏幕在成为“透明人”。
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这个时常被忽视的屏幕究竟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。
以如今用户最常用的三类智能终端:笔记电脑、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为例,不同产品的屏幕经历了完全不同的“进化史”。
首先来看生产力代表——笔记电脑,或 许由于“高效生产力”的负担太过沉重,笔记电脑在追逐性能的道路上直到今天也没有回头。性能和机身尺寸联系紧密,尺寸越大性能提升空间也就越大,但是产品便携性必然受到影响。
所以,在流动互联的“新环境”下,笔记电脑开始大刀阔斧减肥瘦身,整体向着轻薄化方向发展。针对屏幕来看的话,主流尺寸应该逐渐呈现下降趋势。从15寸、14寸、13寸到今天的11寸,便携性可以说有着质的飞跃,与此同时性能仍旧在提升,只不过相比过去要委婉含蓄了很多。
平板电脑,作为最先危及笔记电脑产业的一位“后辈”,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受功能定位所限,主要针对影音娱乐因此屏幕尺寸曾呈现过一段上升期。但随后小尺 寸平板大受欢迎,于是跟风出现了很多轻薄型产品(屏幕尺寸普遍维持在8寸左右)。
不过问题又来了——智能手机帝国崛起!平板电脑与笔记电脑这次一同遭受冲击,进入寒冬期,随即开始“自救”。
平板的救生圈是二合一跨界产品,准确的说是针对商用市场。为了满足用户对于操作体验的需求,这时候平板屏幕尺寸开始进入第二段上升期,iPad Pro以及Surface Pro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作!
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传说中的“万恶之源”——智能手机,从3.5寸到5.5寸的屏幕之战……(点击下一页)
相关文章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