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便去问一问身边的年轻人,他们给你的答案十居八九都会是“Facebook”!从电脑到手机,从文字聊天到分享照片,fb已经成为年轻人生活最重要的一部份,就像女生的脸蛋、男生的鸟蛋般重要……
我不会奇怪在做完爱之后,不少男女现在第一件事不是事后烟,而是查看fb友人的最新状况。
Facebook,这个台湾译成脸书、中国译成脸谱、大马译成面子书的社交网络(Social Network)抑或社群网络正是全球当红的玩意儿。
中文报翻译面子书太粗俗
我不想花时间去探讨本地中文报为何把Facebook译成面子书如此粗俗,或许它反映出华文媒体对IT词汇翻译的不懂装懂,但若真要我选择的话,那不如把fb译作“非死不可”,反而更为幽默一些。
是的,“非死不可”。这个台湾综艺电视艺人对Facebook最贴切的形容词,它可让我们好好想一想,到底Facebook有何迷人之处?足以让数以亿计网民没有了它“非死不可”?
其实,Facebook最大魅力是让你所认识的新旧朋友,全都集中到一张脸上,再透过这张脸联系数之不尽的脸孔,组成一张张错综复杂的脸谱。
当然,在这些网络世界的虚拟朋友当中,除了这辈子你永远不会见面、也不清楚对方长什么模样的新朋友之外,你还会找到以为这一生不会再联系的旧朋友或老同学。
找回失散20年两位老同学
这个星期,我就在Facebook社交网中意外找回了失散20多年的两位老同学,一位和我生活在吉隆坡同一个城市却懵然不知的苏咏雄,另一位20年前移民去了美国,在纽约开了一家餐馆的伍国豪……
在中学时代,我们三人是形影不离的三剑客。我发梦也想不到在有生之年,当年的三剑客竟有机会重逢——虽然是在网络上。
我必须承认,当咏雄在Facebook上问我:“你是中华独中的黄文生吗?”……当国豪从美国打长途电话给我的时候,我的心情是激动而兴奋的。
“是的,我是黄文生,虽然在生母逝世后改了名叫黄文森,但我还是当年的文生。”
最让人感动的是,我还在其中一位老同学Facebook上,看到了自己中学时期的团体合照……连我自己也没有保存下来的珍贵照片。
这就是Facebook最令人着迷的地方,它让我们重新找回失去的那一部份。这也是Facebook最为人津津乐道、得以迅速流传的光明一面。
下一页让我们来检验一下,这个充满光明的社交网络,如何用数字照耀着世界每一角落的人……
相关文章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